人物名片:
方兴,建筑学院2015届校友,2015年考上同济大学建筑学研究生。本科期间,连续四次获得校一等奖学金,获得“优秀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嘉庚之星”等荣誉称号,荣获2014-2015学年国家奖学金、龙澄学业奖学金。
他专业知识扎实,曾荣获“重庆规划院(厦门)杯”筑景竞赛二等奖、全国绿色建筑设计竞赛浅绿组三等奖。他的作品《衙门》、《行境》入藏学校图书馆。他参与的校园景观工程学人路“嘉亭”设计项目(建成后命名为桂花山景观步道“至善亭”)为“嘉园”再添新景观。
参加完研究生考试后,方兴从上海回到学校。有一天,他走在去图书馆的路上,抬头望见桂花山,“它似乎有点不一样。原来‘闽南红’的亭子真的立在了山顶。当时我感觉幸福又骄傲”。那天激动的心情,方兴记忆如新。自己参与的景观设计项目在美丽的“嘉园”变成现实。作为嘉庚学子,除了为母校留下自己的设计作品作为礼物,他还一直有一个梦想——学成回“嘉”,成为“嘉园”的一名教师。如今,他的梦想即将成真。
初上大学,方兴对未来充满迷茫。原本的专业激发不起自己学习的兴趣,他常常思考,什么样的大学生活才是自己想要的。在某一个赶着去上早课的早晨,方兴看到一群建筑学院的学生在图书馆前的湖边搭起画架,安静地画画。在清晨阳光的辉映下,他们画画的场景打动了方兴,那一刻,他心想,“这才是我要的大学生活啊”。
有了这样的想法,他便开始了解建筑学这个专业,到建筑学专业教室去实地感受……经过了解,方兴决定好好把握嘉庚学院每位学生都有的一次转专业机会,转专业到建筑学。
初到建筑学专业的他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补学课程,基础没那么好的他完成一份作业有时需要六七个小时。别人在玩,他在画图;别人在休息,他在学习。这种压力,在方兴看来并不苦涩,“那段时间,因为自己不会,所以每天多学一点就觉得自己在进步”。抱着这样的想法,学习在他眼里变成了一件愉快的事,充满着自我满足感。每天在专业教室里画画对他来说是一种享受。他说:“那段时间的学习让我安心和专注,找到了学习的状态。”作为转专业学生,那段时间,方兴也得到了许多老师和同学的热心帮助。“有问题请教老师,老师都会耐心辅导,作业遇到困难时,也有很多同学帮我。”方兴说,“嘉”的特色有时也正体现在这些地方,这里的人真的像家人。
“‘嘉’给了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我一直特别感谢嘉庚学院。”方兴说,自己能做出报考同济大学研究生的决定,并最终考上都是“嘉”给他的动力。
高考后,初到“嘉园”的方兴有些懵懂,仍然像高中时一样按部就班。但他很快发现,周围同学们的自主学习竞争力跟以前高中的同学很不一样,在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嘉庚学子们有一股独特的努力的劲儿,这种氛围也感染了他,让他开始更加自主的学习,对自己的兴趣更加努力去追求。
有了努力的方向,方兴对自己的要求也变得更苛刻。在时间安排上,他更注重效率,合理平衡学习和其他活动的时间,一有空闲,他就待在画室里。在专业学习上,他对自己要求不断提高,力求做到最好。有一次,临近交作业的最后几天,专业老师说他的方案还差一些感觉,于是方兴硬是通宵了几天,重新推敲出一个新的方案,图纸和模型都重新再做一份。这种不厌其烦地去推敲细节,尝试更多可能性的态度直到现在依然影响着他。
“嘉庚学院也重塑了我的人格。”方兴说,在“嘉”的日子,自己不仅在学习上自我觉醒了,在思想和性格上也变成熟了。初入大学时,他对同学的判断还很机械地停留在学习成绩的优与差,但随着遇到更多不一样的同学后,他开始学会更加综合地去“识人”。嘉庚学子们在不同领域追求真我的执着和努力令他动容和佩服,也逐渐成为其中的一员。对人、对事,他学会了用尊重和多元的思考方式去理解。
“对‘嘉’,用爱字表达不为过”
“每年一到女生节,朋友圈就会被‘嘉式浪漫’刷屏,那种感觉就好像自己还在学校,归属感特别强。”已毕业三年的方兴对“嘉”仍有着浓烈的依恋。
在他印象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氛围是“嘉园”最有魅力的地方。“老师会花很多时间和学生相处,帮学生答疑,这其实是很难得的。”学习时常常得到老师倾心辅导的他也幻想有一天能成为一名这样的教师。
10.21
07.19
10.23
10.22
10.22
10.22